2024年2月5日 星期一

STOP經驗談

2023年10月1日 星期日

從國際勞動節與母親節談女性權益 國際勞動節是因為美國勞工原來每日工作時間長達12至14小時,勞工團體於1886年5月1日舉行示威要求降低工時至8小時,勞資協調不成罷工造成15人死亡的流血慘案,史稱乾草事件。資本家在輿論壓力下逐漸同意「三八制」。1919年國際勞工組織 (ILO) 第一次大會通過公約,規定工作時間每日8小時,每年5月1日為「國際勞動節」。 母親節是美國安娜·賈維斯(Anna Jarvis)提出紀念默默奉獻的偉大母親們,於1907年開始舉辦活動,1908年西維吉尼亞州和賓夕法尼亞州首先通過母親節,1913年美國國會確定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天為法定母親節。 台灣勞動法令向來特別注重保護母性,但是保護母性最基本的產假,台灣勞工為8周56天,遠低於國際勞工組織於2000年的最低標準14周98天,面對台灣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地方,連續三年已是人口負成長,台灣少42天產假不利於人口增加政策。 再者台灣女性就業率偏低,近年我國女性勞動力參與率逐年提升,高於義大利,與法國、日本及韓國相近,據亞太經合會2018年亞洲國家女性勞動參與率:越南73.2%,中國大陸60.9%,泰國、新加坡60.3%,韓國52.2%,臺灣51.1%,馬來西亞51%,印尼50.7%,日本50.4%,菲律賓49.8%。台灣女性就業偏低的原因與社會風氣與性別及產假歧視有關。 台灣勞動法令保護女性、母性的特別條款明文列舉禁止女性、母性從事礦坑、有害物質、危險的、重體力的14項作業,但是國際上亦有認為保護,同樣也等於限制了女性某些工作的機會,阻止及降低了女性的參與率。 除了上述的三項問題外,還有更多有關女性與老化勞動力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4. 人口出生降低70%的勞動規劃 5. 如何保持良好的作業生產力 6. 如何應對急遽老化的勞動力 7. 老化勞動力的安全與職業病 8. 老化勞動力的工作與生活平衡 9. 如何安置老化勞動力與家庭 10. 勞工與軍公教勞動管理的分合
老闆不重視安全怎麼辦? 在上課時我常常碰到學員的問題是:「我的主管不重視安全,我的同事不重視安全,我推不動安全,怎麼辦?」我的回答是:「如何增進主管與員工的安全理念與意識,是工安人員的職責之一,工安人員必須能夠消除障礙,得到主管與員工的贊同,才能共同來改善安全,這是推動安全工作的基礎。」可惜現在考試與課程中較少詳細討論這樣問題與答案,難怪學員會提出這類的問題。 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分析主管與員工不重視安全的原因,通常的原因不外是:1.認為安全根本沒有用,2.認為安全是浪費資源,3.認為安全越做越不安全,4.認為你的理想太高,現在時機還沒到,5.現在缺乏人力、財源、物資等沒辦法做,6.還有其他阻力。 工安人員面對這些問題,可以獨自或由團隊或由外界顧問來共同解決問題,但是一定要由主管共同參與來擬定改善計畫,才能改善邁向成功。具體的對策:1.根據安全數據及案例分析績效,2.證明有收益,3.用實例證明,4.自己有實績可以給主管信心,5.透過訓練與溝通建立主管與員工正確的觀念,6.與主管共同建立執行計畫。 其實在檢討上面的問題之前,安人員必須先檢討自己:我的專業能力夠嗎?我能分析不安全的原因與趨勢嗎?我有輔導主管的能力嗎?我能提供主管需要的資訊嗎?我不懂的地方會詢問主管、員工與顧問嗎?因為真正的安全是「動態的」與「恰恰好的」安全,我有偵測動態安全與恰恰好安全的資訊管道嗎?在此推介邱強先生的「危機處理聖經」和「零錯誤」兩本書,可供安全人員參考。 學員常常又會問:「如果我照上面的方法做了,可是老闆還是不支持安全怎麼辦?」這時候我就會回答:「因為老闆要關注的項目很多,安全衛生環保是他必須均衡處理的問題之一,老闆能夠做到今天,自有他的道理,除非你能說服他,否則必須遵從老闆的指示,因為是他要負擔最終的責任,不是你!」退到最後一步來說,如果你完全不能同意老闆的看法,按照企業倫理,你就只好辭職,去另謀發展了。

2022年6月11日 星期六

「安全第一」還是「一樣重要」 張慶麟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工廠和工地掛著「安全第一,品質至上」的大看板或是海報,工人們看多、看久了陳腔濫調的口號,似乎麻木了,視而不見了。那麼「安全第一」到底對不對?要怎樣做才能做到「安全第一」呢?各單位有沒有針對這個問題提供訓練講解什麼是「安全第一」?怎樣做到「安全第一」呢? 我主編的杜邦安全訓練系列教材中的「安全原則」內說明:「安全」和「品質、生產、成本、員工關係」是「一樣重要」的。企業要生存當然要有產出,因此生產通常是首先發生的狀況,如果品質不好,價格太高沒人要,品質和成本當然重要,員工傷亡或者關係不好不合作,也無法好好生產,因此五大項目都是一樣重要的,缺一不可。現代已將廣義的安全擴充為安全衛生環保的要求,除了員工以外,消費者和社會大眾的支持都是很重要的,因此都必須做得「一樣的好」。 做得「一樣的好」並不是平均的放入一樣的人力與資源,而是要根據當時的需要調配。我剛進杜邦時外籍廠長天天帶著我到現場安全檢查,對,就是天天都去。想起來當時生產的技術與外銷都靠美國,而台灣當時女工多,工廠多,女工常常換工廠,短時間內可以從台灣頭做到台灣尾。我進入杜邦前一年統計有一件失能傷害和上百件輕傷,因此廠長唯一在意的就是「安全」。他前幾年都緊盯安全不放,投下了大量的資源,估計安全硬體改善高達原建廠費用四分之一,直到廠內安全事件降到零之後才慢慢放鬆。他雖然沒有宣傳「安全第一」,也沒有掛「安全第一」的牌子,可是大家都知道他是真心要「安全第一」的。 不過主管的業務報告向來都是先報告安全事項,各種活動及預算也是將安全事項排在最前面,這也是一種「安全第一」。那麼「安全第一」對不對呢?在杜邦最暢銷的「STOP安全觀察」主管教材內說明「打折扣原則」。因為人性溝通傳達資訊的打折扣遞減現象,最高主管如果只要求100分,那麼他的下層主管常常會打八折遞減,經過了三層主管後,標準就會降低到60分以下了。因此最高主管必須要求訂得很高超過120分,傳了三層主管後仍然可以維持60分以上。因此「安全第一」從人性觀點來看也是恰當的口號。 安全「一樣重要」的原則也可以應用在疫情的管理政策上,因為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已超過兩年,各國應對Covid-19的策略不外兩類:隔絕清零法和群體免疫法。各國領導人都在煩惱,到底人命重要?還是經濟發展重要?一方面隔絕法嚴重影響經濟活動,一方面人命關天不能草率開放。美國、日本、南韓都陸續解禁,上海也從6/1恢復正常生活。 台灣的疫情從2020年以來到今年五月底,本土的病例已經破200萬,中南部六月初可能會到達高峰,疫情中心開設7處兒童大型施打站以提高兒童施打率,等等。台灣到底要何時開放?如何開放?都應該依據「一樣重要」考量台灣總成本、總死亡率來不斷滾動式的檢討開放規定。 再者大家都知道台灣勞工因為交通事故,車禍死亡的人數年年不斷的增加,也拉高了含交通事故的職災死亡率。我在上課時常常說車禍死亡的人數遠遠超過戰爭、疫情死亡的總和,早已構成國安問題。但是問題在於:不斷增加驚人的交通事故到底是誰的責任?勞動部只管上下班的時段交通安全,其他時段歸交通部管,那麼誰要負責來改善交通安全來降低死亡率呢? 其實任何事情,包括安全管理在內,要管得好也不難,最重要的是要權責分明,每位主管的權力與責任的範圍是一樣的,每一個人的權責範圍也很明確,但是又不能有互推責任、破壞合作的現象。今天的交通問題也是一樣,權責不清,問題就難以解決。美國的工傷及職災保險的規定就很明確,出了工廠大門就不是雇主或勞動部的責任了,建議相關單位列入考量。 我們面臨的勞工交通安全、廠區住家消防安全的基本生存權問題都有權責複雜不清的現象,因此安全水準停滯不前,只有從國家整體大範圍、高層次來檢討「一樣重要」的原則,才能將台灣的安全進展推進新的境界。就如同現在聯合國推動的17項SDG持續發展目標,我覺得可以分成四大領域來檢討改善,也是要依照「一樣重要」的原則來檢討,才能達到真正永續發展的目標。 SDG的四大領域 生存:1消除貧窮,2消除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6淨水及衛生 平等:5性別平權,10減少不平等,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環保:7可負擔的清潔能源,13氣候行動,14水域生態保護,15陸域生態保護 發展: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發展,9工業、創新及基礎建設,11永續城鄉發展,12責任消費生產,17合作達成目標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安全標準與執行

安全事故不斷重複發生的原因就是因為:1. 真正原因沒有完全改善,2. 其他人不知道也沒改善,仍然重複發生。所以正確的做法是找出真因徹底全面改善,建立標準或制度防止未來後代持續發生。

易經的精神:1. 簡易,2. 變易,3. 不易,確實可供安衛管理參考。安衛的做法也需要減少傷害與損失不易的目標,適合各種變易的場合,與眾人可行簡易的做法。恰當設計,活潑引人的封面可以更彰顯天地人本的安全文化內涵。


2020年8月6日 星期四

職業病的判定

腰酸背痛是否職病,有些狀況判斷確實不是像職災那麼明顯易判,需要充分的證據才能精確判定。但是首先身體有病痛是要確定,再者工安工衛人員必須建立適當的體健健檢制度,除了法定檢查項目和頻率之外,要請專家來一起研究是否要加上該職種特殊的身體危害部位檢查,及工作環境危害或污染源的檢測記錄資料,將來如果有疑問就有較為充分的健檢及污染危害測定資料可作為職業病判斷參考的可靠基準。

2020年4月27日 星期一

管不了的消防安全

管不了的消防安全!

昨天4月26日星期日上午十時左右,台北市林森北路的錢櫃卡拉OK店整棟大樓在新冠疫情中仍然生意興隆,突然發生大火造成重大傷亡,據報導共疏散200名,救出156名,54人送醫,9名重傷,5名死亡,(據報導因為防疫實名制沒有徹底實施,真實疏散的人數也應該是不確定的),這是近年來卡拉OK最重大的火災傷亡事件。為什麼會發生這樣重大的傷亡事件呢?柯市長講得沒錯,不是沒有法令,只是沒有徹底執行。

那麼為什麼不徹底執行呢?

台灣消防檢查系統與幾乎與所有的政府的檢查系統一樣,都是文書化,形式化,先應付檢查就好,查完了就沒事了,大家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沒有人會抗議或不用他的産品或服務,你問老闆會怎麼應對?

除非有一種保險及稽查制度,能讓老闆、員工、顧客、政府都重視消防安全, 確實把安全疏散做得好,營業的市佔率及保險費都會賺錢,反之如果做得不好,都會虧本,建立起安全文化,否則這些類似的事件是會不斷的發生,無法防止和降低風險的。

這些保險制度在先進國家都有現成的制度可供參考,簡單的說,就是要把營運的社會風險大小轉換成企業應負擔的費用,老闆才會自動自發將安全徹底做好,政府才不會自己訂定法令,自己擔任檢查,自己擔任球員兼裁判而左右為難,徒勞無功,老百姓才有保障。

這其實也是台灣長期以來虛假文化弊病的必然後果,是柯市長也沒辦法的事。即使政府有三級的消防檢查,檢查完畢後就沒事了嗎?政府在檢查及格後即使密集監督也只能保持短時間安全,不可能也無法24小時全年無休派員到每一個單位去監督,結果是當然是管不了各單位的安全。

管不了的安全,這就是台灣安全、衛生、消防、環保管理的真實現況。這是內行人和大多數的當事人,老百姓都知道的事,不是有些民意代表、名嘴、政府官員裝糊塗不知道的事。

台灣公共場所及私人場所的大火事件依據現在的系統和制度是很難防止的,不但消防局無能為力,消防署無能為力,內政部無能為力,行政院也無能為力。因為問題重要癥結不在於確乏專業技術,因為技術設備只要願意化錢就可以買到,但是安全經濟制度,安全文化制度則必須要政府和全民長期努力才可能建立起來。

如果我們沒有建立安全的財務經濟制度,沒有建立正確的安全文化系統,不但柯市長無能為力,如果政府及全民不通力合作,開始長期推行誠實與正直的文化,類似的災難現象是難以防止的。

我們必須誠實回答:立法院立的法令確實可行嗎?僱主訂的SOP確實可行嗎?如果徹底執行對於企業收益不利嗎?不徹底執行反而有利嗎?因為如果法令不可行,不好行,做了反而不利,大家當然想辦法做假,民眾也視若無睹,認為當然,沒有正義之士抗議,業主當然就會繼續做假,政府官員要應付民意和民意機關也必須一起做假,最後的結果是全民都要承擔這些虛偽文化的後果。

其實這些現象是我們全民世世代代共同接受與容忍的虛假文化。

虛假文化的問題癥結點之一在於不正確的財政及保險制度!

老百姓必須了解什麼是可接受的風險?降低風險是需要成本的,政府要了解擔任安全核准的工作是有風險的,政府應該要少管過程,只管結果,請僱主自擔風險,請保險公司分攤風險,這些制度先進國家都有現成的制度可供參考辦理。

簡單說就是保險公司為了降低客戶的風險就會積極的監督客戶的安全,如果客戶要關閉消防系統,就必須有非常積極的防護措施。我要強調的是,安全可以依賴高級的硬體設施,也可以用密集的人力系統來確保,看那一種方法較經濟,較好行而已。

如同勞工安全、工業安全、工業衛生、全民防疫的問題都是一樣的,台灣問題的癥結都是在於財政部主管的保險制度,如果不從根本的保險制度面改善,不論增加再多的檢查員也是無能為力的。

老百姓的觀念其實才是一切改善的根源。每一位國民都要問問自己:我了解安全的真意嗎?我會主動要求改善安全嗎?沒有安全觀念,安全文化的老百姓,當然就有不安全文化的政府,不安全的企業,到頭來倒霉還是老百姓自己。

不過,說起來容易,如果要讓保險公司承擔企業的火災天然及人禍風險,如果保險公司管理客戶風險做得不好,保險公司就可能要理賠甚至倒閉,後面投資的銀行也可能要倒閉,我們的政府和人民可以接受保險公司和銀行系統倒閉的現象嗎?大家想想看!

沒有使用者付費,業者承擔終極風險責任的觀念與系統與文化,台灣的安全、衛生、消防、環保是無法徹底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