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S是Environment, Health, Safety就是環境,健康,安全,常簡稱為環安。有良好的道德,才能長治久安。The long lasting peace could only be achieved by people with high level of moral.
2022年6月11日 星期六
「安全第一」還是「一樣重要」
張慶麟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工廠和工地掛著「安全第一,品質至上」的大看板或是海報,工人們看多、看久了陳腔濫調的口號,似乎麻木了,視而不見了。那麼「安全第一」到底對不對?要怎樣做才能做到「安全第一」呢?各單位有沒有針對這個問題提供訓練講解什麼是「安全第一」?怎樣做到「安全第一」呢?
我主編的杜邦安全訓練系列教材中的「安全原則」內說明:「安全」和「品質、生產、成本、員工關係」是「一樣重要」的。企業要生存當然要有產出,因此生產通常是首先發生的狀況,如果品質不好,價格太高沒人要,品質和成本當然重要,員工傷亡或者關係不好不合作,也無法好好生產,因此五大項目都是一樣重要的,缺一不可。現代已將廣義的安全擴充為安全衛生環保的要求,除了員工以外,消費者和社會大眾的支持都是很重要的,因此都必須做得「一樣的好」。
做得「一樣的好」並不是平均的放入一樣的人力與資源,而是要根據當時的需要調配。我剛進杜邦時外籍廠長天天帶著我到現場安全檢查,對,就是天天都去。想起來當時生產的技術與外銷都靠美國,而台灣當時女工多,工廠多,女工常常換工廠,短時間內可以從台灣頭做到台灣尾。我進入杜邦前一年統計有一件失能傷害和上百件輕傷,因此廠長唯一在意的就是「安全」。他前幾年都緊盯安全不放,投下了大量的資源,估計安全硬體改善高達原建廠費用四分之一,直到廠內安全事件降到零之後才慢慢放鬆。他雖然沒有宣傳「安全第一」,也沒有掛「安全第一」的牌子,可是大家都知道他是真心要「安全第一」的。
不過主管的業務報告向來都是先報告安全事項,各種活動及預算也是將安全事項排在最前面,這也是一種「安全第一」。那麼「安全第一」對不對呢?在杜邦最暢銷的「STOP安全觀察」主管教材內說明「打折扣原則」。因為人性溝通傳達資訊的打折扣遞減現象,最高主管如果只要求100分,那麼他的下層主管常常會打八折遞減,經過了三層主管後,標準就會降低到60分以下了。因此最高主管必須要求訂得很高超過120分,傳了三層主管後仍然可以維持60分以上。因此「安全第一」從人性觀點來看也是恰當的口號。
安全「一樣重要」的原則也可以應用在疫情的管理政策上,因為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已超過兩年,各國應對Covid-19的策略不外兩類:隔絕清零法和群體免疫法。各國領導人都在煩惱,到底人命重要?還是經濟發展重要?一方面隔絕法嚴重影響經濟活動,一方面人命關天不能草率開放。美國、日本、南韓都陸續解禁,上海也從6/1恢復正常生活。
台灣的疫情從2020年以來到今年五月底,本土的病例已經破200萬,中南部六月初可能會到達高峰,疫情中心開設7處兒童大型施打站以提高兒童施打率,等等。台灣到底要何時開放?如何開放?都應該依據「一樣重要」考量台灣總成本、總死亡率來不斷滾動式的檢討開放規定。
再者大家都知道台灣勞工因為交通事故,車禍死亡的人數年年不斷的增加,也拉高了含交通事故的職災死亡率。我在上課時常常說車禍死亡的人數遠遠超過戰爭、疫情死亡的總和,早已構成國安問題。但是問題在於:不斷增加驚人的交通事故到底是誰的責任?勞動部只管上下班的時段交通安全,其他時段歸交通部管,那麼誰要負責來改善交通安全來降低死亡率呢?
其實任何事情,包括安全管理在內,要管得好也不難,最重要的是要權責分明,每位主管的權力與責任的範圍是一樣的,每一個人的權責範圍也很明確,但是又不能有互推責任、破壞合作的現象。今天的交通問題也是一樣,權責不清,問題就難以解決。美國的工傷及職災保險的規定就很明確,出了工廠大門就不是雇主或勞動部的責任了,建議相關單位列入考量。
我們面臨的勞工交通安全、廠區住家消防安全的基本生存權問題都有權責複雜不清的現象,因此安全水準停滯不前,只有從國家整體大範圍、高層次來檢討「一樣重要」的原則,才能將台灣的安全進展推進新的境界。就如同現在聯合國推動的17項SDG持續發展目標,我覺得可以分成四大領域來檢討改善,也是要依照「一樣重要」的原則來檢討,才能達到真正永續發展的目標。
SDG的四大領域
生存:1消除貧窮,2消除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6淨水及衛生
平等:5性別平權,10減少不平等,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環保:7可負擔的清潔能源,13氣候行動,14水域生態保護,15陸域生態保護
發展: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發展,9工業、創新及基礎建設,11永續城鄉發展,12責任消費生產,17合作達成目標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