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2日 星期日

海慶號舊照片


最近回顧舊照,發現我在海上工作留下的相片很少。我有三段的海上工作經驗:1.在基隆水産試驗所實習,2. 在中油海探處高雄外海探油,3. 在中國航運油輪任三副於南亞、非洲、歐洲間運油。

這張是我1974年在「海慶號」研究船上時與年輕船員留下的相片。當時海慶號主要的任務之一是在台灣海峽尋找烏魚群的蹤跡通告漁民去撈補,我們研究船就不斷的在台灣四周海域巡航探漁,同時也要做探測海況,用南登瓶取海水樣品分析記錄及配合研究計畫的作業。

台灣海峽中的澎湖水道因為海流快速,水色深暗,海象惡劣,常有船難發生,自古被稱為「黑水溝」,先民過黑水溝到台灣打天下的人就有「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的諺語。

我一輩子都不曾暈車暈船過,但是就在黑水溝發生過唯一的一次。當時因為研究經費有限,所謂研究船其實就是一艘排水90噸的木造漁船改裝的,所用的柴油引擎沒有減噪音的裝置,噪音震耳欲聾,講話都要用喊的,柴油機排放的臭氣又充滿船艙令人欲嘔,船艙又擠又小,非常克難。當時碰到黑水溝冬季的風浪驚人,只見一陣陣大浪不斷打來,船身被巨浪打得發抖,全船的木結構吱嘎亂響,震動不止,船上人人鴉雀無聲,在巨浪間隙間只靜得聽到自己的心砰砰巨跳,這時誰都不敢動或講話,好像誰一動一講話船就要沉了。老水手面色鐵青,幼齒水手就陸續開始嘔吐了,我後來也彆不住開始嘔吐了,先是吐食物的糜狀物,吐完了就開始吐酸酸的黃色胃液,此情此景真是終生難忘。我覺得台灣人都應該去黑水溝歷練一次,才了解祖先渡海的困難。

船上也有一項福利,就是有現撈,現流,的海鮮可吃,我這輩子吃過入口即化最鮮嫩的生魚片就是在海慶號上吃到的。

當時水試所所長鄧火土博士號稱沙魚專家,他發現鑑定了很多新的水產生物,就在和平島發現了盲鰻,他對台灣養殖漁業也有重大的貢獻。鄧博士上課時提到一種海鞘的動物,讓我印象深刻。海鞘原來是會動的脊索動物,但是為了適應生存,居然固定在岩石或者船底,甚至吃掉自己的大腦,好像不動的植物或是貝殼,靠吸收浮游生物為生,看來好像是退化,但是適者生存,也算是一種勝利吧!

鄧博士也積極鼓吹開發台灣東海岸的湧昇流漁場及溫差發電,我後來在上課及文章中也屢次宣傳他的理念,可惜世界上溫差發電的技術要台灣自行開發沒有地方可以引進抄襲,雖然台灣溫差發電的潛能有幾個核四廠大,但是台電也無此志趣。

鄧博士對我非常愛護,當時中央日報副刊正在連續熱烈討論有關土龍泡酒食補的神奇功效,什麼是真正的土龍等等,眾說紛紜鬧個不休,鄧博士就指示我從專業立場寫一篇介紹有關土龍的文章,登出來澄清大家的傳言。


1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你好~
見到海慶號,我想起童年也坐海慶號船從
東帝汶到台灣。
民國61年2月份到台灣